直肠脱垂,一般我们从医学上根据人体的解剖生理,做一个概念性的定义,就是直肠黏膜脱离原位,向下、向左、向右各种方向的移位,都称为直肠脱垂。尤其是直肠黏膜脱垂到肛门以外,我们老百姓一般就管它叫做什么呢?叫掉叠叠。脱肛,脱完了以后自己还可以托回去,反复脱出,这种就构成了直肠脱垂,脱垂到直肠外的叫外脱垂。
也就是说分为两种:
一种是小儿的直肠黏膜脱垂,它就是由于很多生理以及病理的一些原因,造成了黏膜脱垂到肛门外;
成人或老年人的直肠脱垂,也是由于气虚,由于体力减弱了,内脏的功能衰落了,都可以使直肠黏膜全都脱出到肛门外方,这就叫外脱垂,就是分成这么两种。
下边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直肠的生理和解剖,大家了解这个知识以后,就可以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哪些原因可以造成直肠脱垂,或者脱肛。
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消化道,消化道的末端是指的直肠,直肠是从肛门,也就是肛缘到骶骨的位置,这块一共有13.5公分,这个我们说的是前方,后方是骶骨的位置,我们在解剖学当中,有一个叫骶3的位置,这个来定直肠的高度,也是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的地方。
这一块叫乙状结肠,像打了一个问号似的,这个屈度比较大,乙状结肠到这儿就是变成降结肠了,是这么分。大家只了解直肠这段,直肠看看,从交界一直到肛门的地方,这一段我们国家成人是13.5cm-15.5cm,这个距离内都叫做直肠。
肠腔内,这是黏膜,黏膜组织有很多功能,包括分泌一些黏液起到润滑作用,包括感觉功能都在直肠这段。
所以我们每一个人,他有便意感的时候,都是通过直肠首先感受,它有感受器。感受到以后,再传到大脑,然后再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,来指令你是否可以排便,这个功能特别的复杂。所以现在我们看有可以换心脏的,但是你不可以换直肠,就是这个道理。
我说人工只是在自己身上可以做一些各个部位的交换,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直肠脱垂,就是指的这个黏膜从直肠的上段,逐渐向中段、向下段滑入,从上往下脱,往前会阴脱垂,这是女性最多的,向阴道方向膨出。所以在中老年人,尤其是女性,那会出现一个叫直肠的前膨出,它也是直肠脱垂的一种,叫直肠前突。
现在我们说的直肠黏膜脱垂,主要是指的直肠的黏膜向下脱垂,如果没有陷入到肛管以外,也就是没有陷入到肛门的外方,都叫做内脱垂,如果是陷入到肛门的以外了,我们可以看得到、摸得到的,这都是叫做直肠完全性脱垂。所以就分成两种,一种是内脱垂,一种是外脱垂,还有一种是小儿的黏膜可以脱垂到外边,它不是全层的。